深度解析!“技術狂人”瀾達的理想主義,如何敗給殘酷商業現實?
2025-07-21 11:34 來源:全球印刷與包裝工業 文/曹臨蹊 責編:張曉丹
02相似的商業化困境:緩慢的銷售與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
瀾達憑借在數字印刷領域注冊的約1000項專利積累了數億美元的財富。他沒有選擇成為私人投資者或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者,而是致力于實現一個夢想:通過解決需要巨額投資實驗室和聘請科學家的難題,以Indigo的模式建立新的以色列重工業公司。其中一些公司是在瀾達實驗室中發展壯大的,在概念驗證之后,從外部投資者那里籌集資金,最終獨立運營。
然而,所有這些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都面臨著相似的嚴峻挑戰,每家公司都需要投入數億美元才能克服這些挑戰。LDP和海科生產的印刷機價格昂貴,但承諾提供最高品質。LDP使用納米墨水提供高質量的印刷,而�?苿t承諾提供業內最快、質量最高的模切與壓痕設備及服務,每臺機器的價格在150萬至250萬美元之間。
兩家公司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開發、銷售和生產流程極其緩慢�?蛻敉ǔ1仨氂H自前往以色列才能了解產品并最終購買,而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這幾乎變得不可能。此外,產品需要持續維護長達7-9年,許多客戶擔心戰爭會阻礙以色列公司提供可靠的服務。收入確認并非立竿見影:它像租賃計劃一樣需要數年時間,最終導致兩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崩潰。
Lusix的創立也源于一個革命性的想法,但實施成本高昂:一種能夠吸收環境熱量并將其轉化為電能的芯片,這顯然違反了所有熱力學定律。在可行性研究失敗后,該公司發現該工藝會產生一種副產品——純實驗室鉆石。但在該公司孤注一擲,投資研發機器并在以色列建造昂貴的工廠后,全球市場便充斥著來自印度的合成鉆石。去年,Lusix申請中止訴訟,幾個月后便被出售。
03“保守”的歐洲投資者與地緣政治風險:
這些公司遭遇困境的另一個共同點是,瀾達選擇與保守的歐洲投資者合作,這與以色列科技行業通常更青睞美國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的慣例截然相反。這一選擇并非不合邏輯:這些投資者擁有投資印刷業和其他重工業的毅力,這在硅谷或紐約并不常見。
然而,事后看來,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因為這些實體大多與消費品牌有關,由于持續的戰爭,他們希望與以色列保持距離,以避免自身產品遭到抵制。就LDP而言,投資方是歐洲大陸金融貴族中的兩個最重要的家族:德國億萬富翁蘇珊娜·克拉滕的投資部門(持有寶馬汽車,并持有LDP 45%的股份);以及擁有利樂公司10%股份的瑞典勞辛家族的溫德投資。
一位熟悉該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在加沙地帶的‘基甸戰車’行動期間,這些家族決定他們已經受夠了,無法繼續支持該公司,因為他們擔心這會玷污他們的品牌�!彼補充道,他們在10月7日之后曾支持該公司,甚至在導彈擊中公司廠房后也曾匆忙注資,“但持續的戰爭導致他們放棄了�!�
為了吸引資金,瀾達甚至引入了奢侈品集團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后者成為Lusix的控股股東,以及德國公司舒馬赫包裝和科尼希&鮑爾加入�?�。
去年在德國舉行的德魯巴印刷技術展本應是LDP和海科的巔峰之作。第一家公司在此次展會的營銷上投資了1000萬至1500萬美元,第二家公司投資了70萬美元,但戰爭對兩家公司都產生了負面影響。LDP只收到了11份訂單(遠低于預計的16份),�?埔矊Υ舜握箷械绞�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權為cpp114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中華印刷包裝網)及作者,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