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技術狂人”瀾達的理想主義,如何敗給殘酷商業現實?
2025-07-21 11:34 來源:全球印刷與包裝工業 文/曹臨蹊 責編:張曉丹
這究竟是不幸的巧合,還是存在一些共同因素,能夠解釋為何這位以色列最受尊敬的企業家、畢生致力于以色列工業發展的“天才機械工程師”,如今會遭遇如此嚴峻的集團危機?
表面無關聯,實則暗藏玄機:瀾達公司網絡的共同癥結
表面上看,這些公司之間似乎毫無關聯。其中一些公司曾被視為各自領域的領導者,并因擁有突破性技術而備受推崇。然而,本尼·瀾達卻是所有這些公司的重要股東。盡管這些公司并非由他本人完全控制,而是由不同的投資者集團掌控,甚至Gencell和海科都不是他旗下公司集團創立的,而是瀾達作為主要外部投資者參與的。那么,瀾達的公司網絡究竟是運氣不佳,還是存在共同的癥結?
01高昂的“深度科技”投入與漫長的回報周期:
瀾達數字印刷公司在十多年的時間里,累計籌集了高達13億美元的巨額資金,用于開發世界上唯一一款使用納米墨水印刷的印刷機,這種墨水不會使紙張起皺或沾濕。這款印刷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印刷機之一,單臺造價高達300萬至350萬美元。盡管取得了巨大的技術成就,并已交付約50份訂單,但這項業務的失敗代價高昂。
在申請中止訴訟時,該公司披露其債務總額達17億新謝克爾,其中14億新謝克爾為可轉換貸款,如果公司出售,這些貸款可轉換為股權。此外,該公司還拖欠員工、供應商和銀行約3億新謝克爾。LDP的員工人數已從約600人縮減至約400人,并計劃繼續縮減至250人,其中150人將在以色列工作。
盡管LDP面臨困境,但該公司對其銷售業績和市場定位仍感到鼓舞,并有信心能夠復蘇,或以合理的價格出售。潛在買家包括24年前從瀾達手中收購Indigo的惠普,以及愛普生、施樂、兄弟、愛克發和富士膠片等其他行業巨頭。日本野村銀行已被委托尋找買家,這似乎也暗示該公司正在積極拓展亞洲市場。
回顧本尼·瀾達將Indigo以近9億美元價格出售給惠普的傳奇故事,LDP曾被譽為他的下一個重磅承諾,如今卻步入如此境地,令人唏噓。
在瀾達旗下其他陷入困境的公司中,Lusix是唯一一家在籌集了1.5億美元后最終以400萬美元的低價出售的公司。海科也已申請訴訟中止,而股價暴跌98%的Gencell也已啟動裁員計劃。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權為cpp114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中華印刷包裝網)及作者,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